1、关于向秀注释〈庄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
2、开始向秀注释的时候,嵇康说《庄子》中的玄妙会被注释给弄得僵滞,以前也没有个好的注解,向秀不如不去注。
3、后来向秀完成了,给嵇康看,才知道向秀的注解使《庄子》的玄理更加美妙了(见《晋书》记载:始,秀欲注,嵇康曰:“此书诓复须注,正是妨人作乐耳。
(资料图)
4、”及成,示康曰“殊复胜不?”又与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盖欲发康高致也。
5、),对向秀的才识大为叹服。
6、后人在研究魏晋玄学乃至整个老庄思想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向秀的思想。
7、他以“无”为“万物之总名”,认为万物都是“自生”、“自化”的,不存在“生生者”或“化化者”。
8、但同时又认为:“明夫不生不化者,然后能为生化之本也”。
9、对名教与自然的看法,他既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明显地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的宗旨,而其中更强调“自然”应更合于“名教”,合“自然”与“名教”为一。
10、魏晋玄学通过向秀所体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经典的互解,“不仅使儒道两家的分歧,通过字句上的精心诠释而得以化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儒家经典所蕴涵的普遍性品格得以发掘,并为经世致用奠定思想基础。
11、” 向秀和稽康、吕安同是好友,来往密切。
12、他们经常在嵇康宅前的柳树之下架炉打铁,嵇康掌钳,向秀鼓风,二人配合默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
13、向秀还经常去好朋友吕安家帮吕安侍弄菜园子(见〈晋书〉 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
14、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
15、)可谓情投意合。
16、向秀还在给嵇康的打铁炉烧火的时候,亲眼见证了钟会被嵇康奚落(见《世说新语》中《简傲》之3、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
17、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
18、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
19、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20、”)这是件重要的事情,它成了稽康被杀头的最初根源,向秀目睹了这一切以及后来发生的一切,这些也影响了他未来的人生道路。
21、向秀后来为官,也是无奈。
22、他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志。
23、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为避祸计,不得已顺应朝廷威逼拉拢而出仕,先后任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
24、(〈晋书〉: 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
25、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猖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26、”帝甚悦。
27、秀乃自此役。
28、)了向秀没有如稽康一样刚烈,他为了保全生命于乱世,只得选择了做官,并且官还越做越大。
29、他曾经也主张无为政治,然而他所主张的无为政治,是“任自然而不加巧”,可是后来,他选择了只做官不做事,成了消极的无为了。
30、但是做官不是他的本意,因此他的内心非常的痛苦。
31、陈寅恪先生说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完全改节自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
32、但是细读他的《思旧赋》,那种刻骨的痛却在昭示着他的不甘与愤懑。
33、 《思旧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嵇康、吕安被杀之后司马政权加紧了对向秀的监视,并予以拉拢。
34、向秀因此不得不抱着仕其位而不谋其事的态度赴洛阳应仕。
35、途中路过那片与故友共同隐居的竹林,“日薄虞渊”之际,忽闻“邻人有吹笛者”。
36、笛声萦回山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37、笛声依稀,翠竹依旧,想起和曾经嵇康他们一起纵情竹林的美好回忆,那是多么的美好!如今斯人却已然远去,再不会有那样的雅集。
38、物是人非,向秀悲从心来,写下了着名的《思旧赋》(并序):“余与稽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39、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40、其后并以事见法。
41、嵇康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42、逝将西迈,经其旧庐。
43、于时日薄虞泉,寒冰凄然。
44、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45、追想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祖。
46、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日居。
47、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48、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49、叹《黍离》之憨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50、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字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51、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大而长吟。
52、悼稀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53、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54、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55、停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
56、”向秀把人世沧桑的和怀古伤今的情怀都寄予于笔端,字里行间流淌出对朋友不尽的思念,赞美了亡友嵇康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同时隐晦地表达着对司马氏屠杀俊贤的愤慨。
57、他又由耳畔的“鸣笛之慷慨”,想到了嵇康临刑,“目送归鸿,手军五弦”。
58、由笛声到琴韵, 勾勒出了亡友彻悟命运之后的豁达与从容。
59、短短的《思旧赋》,其中的情怀却是婉转哀怨;情辞深痛的语句里,是一份久远深切的怀念。
60、这篇蕴藉含蓄的短赋,读来令人深感余味不尽,成为了哀悼逝者的千古名作。
相信通过向秀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