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新冠新变种Arcturus传入国内:可能引发轻微眼角膜炎 尚未见致病性提升

2023-04-18 19:28:38 来源:界面新闻

近期出现的奥密克戎新型亚变种Arcturus(XBB.1.16),在印度以及全球多个地区蔓延。对比4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4月7日至4月13日,新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24例(共计21个分支)。其中,中国疾控中心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表明这一变种病毒也已经进入我国。

4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香港已有数个检测样本中验出Arcturus变异株,但他表示病毒严重性未见增加,死亡和重症个案也没有急升,暂时不需要担心。

Arcturus于今年1月下旬首次在印度被发现,后来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意大利、丹麦、奥地利及德国等地的新冠感染者中被检测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4月13日的流行病学更新,截至4月11日,全球有29个国家或地区发现该变异毒株,报告案例约为两千多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4月14日发布的每周公告显示,感染Arcturus的病例在该星期报告的新增病例中占7%。


(相关资料图)

许树昌指出,Arcturus属奥密克戎XBB.1.16病毒,是BA.2的分支,传播度可能较高,严重性没有增加,但儿童感染后较多出现眼角膜发炎。他说,感染后可能导致眼角膜很红、流眼水并感痛楚,发烧时或会高烧,提醒家长留意,子女如有这情况应尽快求医。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向界面新闻表示,儿童感染Arcturus后较多出现眼角膜发炎仍属于轻微,Arcturus整体致病性也并没有升高,而且看不到任何证据证明会在短时间内在传播上占据优势。从去年至今,BA.5仍占多数。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则向界面新闻表示,与XBB.1.5相比,Arcturus在S蛋白中有两个突变,传播性比较高,免疫逃避能力更强,但致死率在下降,可能会成为后续最主要的毒株。儿童感染后较多出现眼角膜发炎的情况,这证明人体的黏膜免疫对新冠病毒失陷,新冠病毒为了寄生对人体的适应力继续增强,因为眼睛拥封闭的免疫系统不会通过眼睛传播到其他器官,这不仅是气溶胶传播而是出现接触传播,很大几率是儿童手中接触活病毒揉眼睛所致。

此外,如今距离去年底的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4个多月,新冠疫苗“保护期”也快临近消失。未来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如何有效减少再次感染?

常荣山认为,Arcturus相比XBB.1.5的增长优势不来自于常见的抗体逃逸,而可能来自于非棘突蛋白(新冠S蛋白)的突变,新冠S蛋白的抗原漂变已经到了天花板,其他非主要蛋白的变异也会导致现有的疫苗保护下降,这样的免疫逃逸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单抗药物或者口服药的“抗性”将会是缓慢下降。

常荣山表示,现有的疫苗主要产生的体液免疫抗体因为无法到达黏膜对感染和传播限制有限。其中,上呼吸道黏膜是新冠病毒最初传染和复制的场所,但血清型IgG(免疫球蛋白G)难以到达上呼吸道黏膜,因此最好产生针对黏膜具有分泌型的IgA(存在于分泌液中,例如:唾液,含IgA抗体,分泌型IgA是身体部分黏膜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的疫苗。

“对已经打过3针再感染的人来说,相当于对免疫进行了叠加,获得很强的免疫力,很多研究证实这一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说,但对感染前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未完成全程接种就被感染的人来说,体内的免疫保护能力不及前者。他表示,为了应对奥密克戎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变,在感染前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未完成全程接种就被感染的人群,更需要再次接种新冠疫苗。

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13日降至2036;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13日为1.3%。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也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13日的2.0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13日阳性数降至66(阳性率为0.3%)。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