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从家乡台湾出发在成都驻留,台湾艺术家张益昇在20多年的时间里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并用不一样的笔墨韵律,描绘出两岸不同的城市“肌理”,用水墨诠释着人与城市的关系。
【解说】出生于台湾彰化一个乡村的张益昇从小就对城市充满着向往。一次搭乘公交车的经历让他与城市水墨画结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期】台湾青年、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张益昇
1986年左右,我们刚到台北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公(交)车。我们以前小时候没有看过那么大的一个车子,一个车子可以装那么多人,从那个触动开始就觉得,城市里面的东西是我所想要的。
【解说】正是因为这次触动,在张益昇心中埋下了描绘城市的“种子”。张益昇直言,相比起自然风光,他更钟情于描绘经过人为加工的,融汇了当地风俗文化及时代变迁的城市建设。
【同期】台湾青年、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张益昇
如果要讲得比较宏大,就是去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可是我觉得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境。我画城市很喜欢用到的一个命题就是“心境风景”。比如我现在看到你跟我10年之后看到你(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去品那种“味道”,一种感觉,10年前10年后的这种感觉。
【解说】在台湾艺术大学学艺期间,台北火车站等城市风光都是张益昇取材创作的主角。2007年前往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当交换生的经历,进一步丰富了张益昇笔下的城市风貌。2010年,张益昇来到成都,就职于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益昇表示,台湾是给予他“养分”的“土壤”,大陆则是让他“开花结果”的“苗床”。
【同期】台湾青年、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张益昇
我读的是台湾艺术大学,我觉得我们那个地方给我很多“养分”。那七八年其实让我从绘画技巧上面,或者是艺术表现的知识上面,有一个很好的“养分”。我2010年到成都来开始常驻,在学校教书。我经历了成都很迅猛发展的十几年,真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个城市化的一个发展中,其实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我们以前在台湾的确没有看过那样的一种(巨变),感觉很多建筑是凭空一夜之间就长出来,我就很喜欢这样有一个氛围的地方让我做创作。
【解说】随着灵感的不断迸发,笔触的愈发精湛,张益昇直言他的心境也在多年行走两岸城市的经历中逐渐变化。张益昇曾创作以黑金色调为主的《繁华尽是梦》系列,以展现游走在城市间的情绪。后又创作以金色为主调的《吹尽狂沙始到金》系列作为《繁华尽是梦》的延续,展现他“梦”中美轮美奂的城市。
【同期】台湾青年、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张益昇
这十几二十年来,因为这个环境很大,它提供的能取材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内心的变化其实影响了我的画面。我早期画的是黑色的,这几年因为我说在成都感受到城市的一个精彩,所以画了很多金色的,这几年越活越开心。因为画的题材比较多,所以能选择的多,自然而然心境稍微开阔一些。
【解说】张益昇曾说“两岸皆是家”。为此,每年他都会参加海峡两岸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展,并推动四川农业大学师生与台湾师生互访。在张益昇的牵线搭桥下,四川农业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台湾高校结为了“姊妹校”。张益昇表示,艺术是互补的,两岸的学生、艺术家的思想相互碰撞后,都会对画作带来影响。
【同期】台湾青年、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师 张益昇
从2015年一直到2019年,我们学校跟台湾艺术大学一直有在做一些像教师或者是学生的互访行为。其实对于我们学校的一些,比如说像设计美学或者是景观表达技法这一类的跟学生相关的课,其实提升蛮大的。我是还蛮建议台湾的艺术家,不管是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可以过来看一看。
【解说】张益昇表示,未来他也会在“天府之国”这片艺术灵感充沛的土地上,继续描绘他心中的城市风景。
杨予頔 四川成都报道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