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4年级上册语文书)_天天看点

2023-03-24 13:00:31 来源:互联网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4年级上册语文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

1、答疑解难 :《观潮》 1. 问:《观潮》这篇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 答:《观潮》记叙作者观赏钱塘江大潮时的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2、2. 问:《观潮》的结构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分段? 答:课文先总的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然后按照“潮来之前”、“大潮涌来”、“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描写看到和听到的壮观景象。

3、这样,课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

4、文章这样开头,既有吸引读者阅读下文的作用,又点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特殊性。

5、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象。

6、首先交待观潮的时间和地点。

7、然后写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

8、最后写观潮的人非常多。

9、第三段(第3、4自然段)记叙大潮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

10、第四段(第5自然段)描写大潮过后的景象。

11、3. 问:《观潮》的重点部分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答:《观潮》中第3、4自然段是重点部分,这部分记叙了大潮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

12、先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3、”这个比喻句用人们熟悉的闷雷的声音比喻潮流滚来的响声,使读者感受到了大潮来临时的气势。

14、接着,作者用“一条白线”、“一道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词句,描写了大潮的颜色和样子,使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了大潮的壮观。

15、最后,作者又描写“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6、”再次表现出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

17、4. 问: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午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18、答:这句话描写的是潮来之前远看钱塘江面的景色。

19、这是静态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带有几分神秘。

20、这种“静”是“动”之前的“静”,对即将出现的“动”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为写潮的来势猛作了铺垫。

21、(2)我们踮着脚往东边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2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3、答:这两句话中,前一个句子写“静”,后一个句子写“动”。

24、由静到动的过渡用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过了一会儿”来连接。

25、写动时,先写响声越来越大,再写“白线”的出现,最后写人群的沸腾。

26、描写的顺序正是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

27、(3)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

28、答:这是个长句子,写出了大潮离我们最近时的样子和声音。

29、连用两个比喻,一个夸张,使人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30、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1、5. 问:《观潮》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答:《观潮》这篇课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来时,过后的自然景观,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观察细致,气势磅礴,给读者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32、 6. 问:如何写好“写好朋友”的文章?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提起好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

33、你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可以介绍他的外貌神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写写在你们之间发生的事:相互帮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扬的、发生误会的。

34、总之,要通过你的介绍,使人对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

35、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6、如果你有更想写的人,写其他人也可以。

37、“横贯江面”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气势雄壮的)特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